近年來設計學門人數遽增,從民國96年的四千多人,到103年膨脹至一萬多人。設計學門也竄升為統測報考人數第三名,平均每十名統測考生,就有一人懷抱設計夢。然而根據今年初教育部數據統計,設計學門大學生畢業平均起薪29K,在21個學門中排名最低,教育部也因此考慮控管招生人數。
究竟設計學門起薪低是否為常態?以下將透過與各大學設計系社會新鮮人的專訪了解實際的就業狀況。
室內設計
受訪者(以下代稱N小姐):北科工業設計系 家具與室內設計組 應屆畢業|待業中
還在求職狀態的N小姐表示,目前看到的職缺薪資都落在28K上下,台北大公司行情在三萬初左右,小公司或工作室則是最高不超過三萬。福利制度方面,大公司通常有年終、三節獎金、加班費等。福利制度小公司則不一定有,且通常是責任制沒有加班費。
薪資調整方面,N小姐表示即使學生時代參加競賽得獎也不太有加薪的可能,即使年資增長加薪幅度也不大,工作五、六年薪大約向上調整三千元左右。
目前N小姐嚮往到小公司或工作室任職,希望可以磨練自己的實力,對於不滿三萬元的薪水目前還能接受。然而她也坦言若幾年後若薪水依然不滿三萬,有換工作的打算。N小姐表示,目前因家住台北的關係並沒有房租費的壓力,但她認為若以目前的薪資狀況一定無法完全經濟自主,她也表示其他在台北租房工作的同學,光房租就佔去三分之一的薪水。
產品/平面設計
受訪者(以下代稱J小姐):雲科創意生活設計系 應屆畢業|現職平面/產品設計師
J小姐目前在一小型接案公司任職,她表示自己起薪為28K,該有的年終、三節等福利都有,然而工作上屬於責任制,沒有加班費。她表示目前台北平面設計工作起薪都落在27K上下,通常不超過三萬,南部薪水則相對較低。該有的基本福利也都有,但通常都屬責任制。
J小姐表示以目前的薪水來說還算過得去,由於剛畢業的關係,她對於薪資期望並沒有很高,反而將工作視為一種學習的過程。然而與過去學生時代相比,她認為目前生活水準的確因為經濟方面考量而較為降低,如果可以,她希望起薪至少在三萬以上。
工業設計
受訪者(以下代稱K先生):成大工業設計系 畢業一年|現為接案平面/產品設計師
K先生在台南工作,曾在傳統產業擔任專職設計,現在則轉為接案設計。他表示過去任職的公司是自己從大三就開始實習的公司,畢業後起薪三萬,年終、三節等福利都有,甚至還配有宿舍,因此經濟相對寬鬆許多。轉為接案設計後,由於較不固定的關係,生活方面變化也較大。
多媒體設計
受訪者(以下代稱T小姐):銘傳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 應屆畢業|現職UI/UX設計師
數位設計系畢業的T小姐在大學時學習3D/2D動畫製作、UI/UX等設計專業,她表示系上畢業的同學通常從事動畫製作或是UI/UX設計等相關工作。動畫方面,台北起薪通常都在28K左右,大公司起薪則稍高一些。3D動畫師相較之下薪水較高,最高可到三萬初,動畫產業也通常都有加班費。
T小姐表示,過去找工作時曾考慮動畫方面工作,但大多都工時長,且薪資較低。而現職為UI/UX設計師的她,目前月薪為35K,也享有年終等福利。
設計系老師這麼說
對於設計系畢業生平均薪資低的情況,以下將透過與北科大工業設計系鄭孟淙教授的專訪,以老師的立場探討並提供建議:
鄭教授表示,並非所有設計系畢業生起薪都低,在不同的設計類別也有起薪高,能力好的同學甚至還沒畢業就被企業主挖角。他認為平均薪資低為主要有兩個原因,其一是業主對設計專業沒有完整的概念,其二則是畢業生素質不一,許多畢業生可能未真正具備「設計專業能力」。 業主方面,他認為仍有業主分不清「美工」與「設計」的差別。
美工僅止於美化的工作,然而設計師卻必須具備其他能力.以工業設計為例,設計師除了要有美感的素養外,還必須考慮許多事情,從解決問題、懂材質特性、製造流程、到控制成本預算等。若多數業主用看「美工」的角度來看「設計師」,很可能就以聘「美工」的價碼聘請「設計師」。
關於畢業生專業能力不夠的問題,鄭教授認為可以透過學校老師把關來解決。他以過去經驗為例,大一上以訓練學生觀察、合作、與競爭能力為目標,會出題目讓學生做合作作業。大一下則是讓學生訓練立體造型,訓練實作能力,考驗學生是否能做的跟想做的一樣。
三年級則是導入產學合作,培養學生了解在預算、材質等限制下實際的工作能力。大四則是透過畢製,讓學生從命題、設計、到生產從頭到尾接受訓練。倘若在這每個階段應具備的能力不到,鄭教授會退件或忍痛當掉,嚴實把關。他表示,若這部分把關不夠嚴謹,可能會造成許多專業能力不夠的學生還是能畢業。
針對以上情況,鄭教授也提出了一些建議。
業主方面,他建議先積極了解設計可以帶來什麼改變,了解一個具備「專業能力」的設計師可能帶來的價值,再想想自己如何吸引這樣的人才。他表示,一個具備專業能力的工業設計師不單只是帶來造型美感,還能幫業主省下許多時間成本。
學生方面,鄭教授認為他們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明白設計的實際面,想清楚自己適不適合做設計,再慢慢發覺自己對設計的哪一領域有興趣,手腦並用,努力練習養成專業.若學校與老師們也能確實把關,相信能讓學生能具備一定專業能力再面對就業市場,也可以提昇整體設計界的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