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以食為天,在許多有關創業意願的調查中顯示,「餐飲業」一直都是創業者選擇開創行業的第一名,遙遙領先其他創業業別。除了因為「吃」是民生必需的 事情外,創業門檻低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。但是選擇低門檻、人人都可以進入的行業,失敗的風險也相對提高,這是選擇低門檻、低資金行業創業的人要小心謹慎的 地方。
今年38歲,3月份才剛離開工作崗位的游淑鈞,在過去幾年當Motel廚娘的期間,一方面看到許多房客浪費食物,另一方面 又有太多因不景氣而陷入生活困難的家庭,對社會的經濟機能產生了質疑,因此毅然離職,想要憑著一份關懷社會的心,以餐飲背景的資歷開拓一個不一樣的餐飲市 場。她除了自己手工製作甜酒釀、泡菜、豆干等小菜滷味,還鼓勵手藝不錯的親友改良創新或研發新菜色,並充當媒婆,為這些好吃的菜尋找消費者,當起了家常小 菜的仲介。
回想剛從學校畢業時,因為沒數字概念,以為只要投資金額夠大,就可以賺大錢,因此曾經和朋友帶著700萬的資金,前往馬來 西亞投資珍珠奶茶的生意,直到家財散盡,才發現原來創業不是這麼回事。婚後對金錢概念也漸漸形成,而對創業也還懷著一份執著的心,因此近幾年多次積極參加 青輔會開設的飛雁專案創業課程,並在今(2009)年離職後,以小菜滷味做為創業的起點。
提起年少輕狂的日子,她笑說她不後悔,不論是曾經投入日式料理的研究、狂熱的學習室內設計,或是到澳洲養殖蚯蚓,這些都是 成長的腳印。她覺得人生就像釀酒,在蘊釀的過程中,或許會有變酸壞掉的機率,可是只要從中汲取經驗,時間到了就會熟成了。她表示在這個蘊釀的過程中,她花 了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學習、進修,或許這些創業課程的內容會有重復,「但只要有一句話是新概念、新啟發,那麼這些付出就值得了」,因為她要從這些課程中找到 能讓她成功創業的「臨門一語」。
一切從家中的一坪廚房開始,不再以賺大錢為職志,只想要分享「有開始就有希望」的想法,推廣「家庭即加工廠,網路即店鋪」 的概念,要在餐飲業打造一個另類的食品媒合市場。她說人生不賺大錢也可以過得很愜意。所以游淑鈞對自己的事業作了以下的宣言:以家庭廚房的產能思考,選擇 小菜類做為量產的主力產品。但,即使是小菜滷味也要出類拔萃。
家庭主婦在家做滷味時,時常會加點豆干類食品一起烹煮,但是夏天到了,豆干又不耐放,怎麼辦?游淑鈞提供了滷豆干的小秘 訣,那就是用米酒代替水來煮豆干,滷到酒精揮發後,就會只剩下滷汁香,保存期限也得以延長,在室溫下的保存期限將從1天延長至3天,冷藏得宜甚至可以放到 一星期,而這方法還適用於許多滷汁及湯品喔!
游淑鈞的創業才剛起步,3個月的創業職涯剛好損益兩平,未來是能否能以小菜立大功還在未定之天。但在愈來愈多人想以創業出 頭天的時代,青輔會主委王昱婷還是提醒大家,在競爭激烈的餐飲市場裡,要以吃作為創業的行業也需要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概念,否則就算最低門檻的路邊小攤子, 也很難生存下去,尤其現在愈來愈多人在創業時已開始懂得運用故事行銷、產品差異化、綠色樂活的概念,未來在餐飲市場上,即使現在創造了沒有人競爭的藍海策 略,可是Know-How一旦被複製,紅海的廝殺場面還是會出現。而想要有更大的競爭優勢,就必需不斷的吸收新知,發掘自己的創新潛能,最好的方法就是進 修與研習。現在青輔會開設了許多創業課程,有意創業的青年應該多加利用這些資源,隨時更新資訊,累積自己的實力,才能立於領先的地位。